庹兵,重庆人,1972年出生,大专学历。深圳市重庆商会会长,高级摄影师,中国国家摄影协会会员,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深圳分院执行院长,深圳市南山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凡骑投资(深圳)有限公司董事长,深圳市中摄境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,深圳市元盛环境艺术配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,曾为香港摄影报记者,深圳380区狮子会华强分会理事,北京函授学院深圳分院艺术班班长,义工队队长。
青春之火可以燎原
庹兵是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伢,如今已在深圳发展了36年之久,而他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才来到深圳的呢?
原来,1984年,庹兵的父亲作为第一代拓荒牛,最先投入到了深圳事业的建设中。正值青年且满怀壮志的庹兵经常听父亲说起深圳的见闻和发展变化,他对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好奇心日益增强,前往深圳一探究竟的想法不断在脑海中涌现。在1994年底,庹兵便跟随父亲的脚步,开启了深圳的成长之路。
初到深圳的时候,庹兵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,与大多数的上班族一样,每天朝九晚五过着规律而忙碌的生活。渐渐地,庹兵发现,这样安稳的生活状态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。庹兵觉得,人生在世还是需要多出去闯一闯,激流勇进才好。勇往直前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动力。青年时期轻而易举便获得成功,就此心满意足,安于一隅,最初的成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今后失败的源头。1998年,他毅然决定放弃当前安逸稳定的工作,辞职下海开始创业打拼。也正是由于他青春的躁动之火,以及那颗不甘安逸的心,庹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。
摄影是爱好也是事业
庹兵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爱好,但他对这个爱好表现的一点也不业余,还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,那就是摄影!随着时代主流趋势的发展,庹兵开始接触到摄影,他经常利用一些业余时间自己摸索,拍摄研究那些风景。
2010年,庹兵便开始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学习专业的摄影知识,期间他更是认真研究摄影技术。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——行天下,希望在工作之余,能游走于山水之间,拍摄各色美景。仅用两年时间,庹兵便取得了高级摄影师资格,并从学员一跃成为学院的讲师。
庹兵的许多摄影作品都获过大奖,2001年他的《母亲》获中国银行深圳分行首届贵宾客户摄影比赛专业一等奖,2012年《龙舟狂欢节》作品获惠州国际龙舟摄影比赛三等奖,《桃花村里的穿行》获西藏珠穆朗玛摄影比赛入围奖,《奶茶飘香》获印象西藏摄影比赛佳作奖等等。
对于庹兵而言,摄影是一个永远毕不业的艺术。影像崇心、影像记录生活是庹兵所崇尚的,包括自己在春节期间所拍摄的一组重庆年味系列,诸多亲朋友观看过后,感慨不已。他表示,影像让大家对纪实有一种新的认识。庹兵认为,摄影不能仅仅只聚焦于山川河湖此类自然风景,更应该关注民生百态。庹兵成立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深圳分院20人的公益团队。
与此同时,庹兵还成立了深圳凡骑投资有限公司,政府投入两万余辆公共自行车,全部由其进行运营、管理、购买。2015年,他又成立了影像东方(深圳)文化发展有限公司,他想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,针对影像教育、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,更是对其他优秀的摄影作品的一种宣传推广。
庹兵认为摄影师拍摄出来的照片不应该“沉睡”在电脑以及硬盘里,摄影作品应该被展示。为此,庹兵开展了影像文化节,他坦言到希望好的摄影作品能被国内外更多人看到,进而使它们发挥出属于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。此外,庹兵提到要将影像文化进行跨界融合,打造“影像文化+第三方产业”的模式。年富力强的庹兵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一步步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,让自己的事业更有价值。
公益就是为人民服务
庹兵作为重庆籍到深圳打拼的企业家,当他听说有重庆商会在深圳成立,倍感亲切。他便热情地加入到深圳重庆商会这个组织中去了,加入以后,庹兵作为企业家代表,更是尽心尽力为平台做建设,积极地宣传深圳重庆两地的投资环境与政策,帮助重庆在深商人共同发展。2017年,庹兵不负众望,当选了深圳重庆商会的会长。
庹兵不仅是个勤奋认真的商人,还是一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慈善家。在他看来,公益不是有意义才去做,而是做了才会有意义。
2013年4月,雅安发生7.0地震,庹兵与商会的几位理事带着15万元现金,星夜赶路至雅安灾区。第二天一大早,庹兵一行人便开车前往地震最中心——龙门县。一路上塌方无数、危险无数、余震不分时间。纵使知道道阻且长、纵使知道可能搭上性命,庹兵也毫不畏惧。在庹兵走访的过程中,路过一个帐篷,庹兵看到一位孩子,正在专注地写着作业。而在这位孩子的身后,全是一排震倒的房子。作为摄影师的他,被这个长江深深地震撼了。经过一番询问,庹兵知道这位孩子目前正读初三,而地震摧毁了他的家。在孩子的指引下,庹兵找到了村长,为42户家庭,每户分发2000元的善款。这一次的经历,庹兵对于如何做公益,有了自己的思考。
更是从那时起,庹兵每年都会牵头组织去老少边穷地区做公益,将教学与助学等慈善事业结合起来,多次前往四川大凉山、汶川等灾区组织捐赠活动。作为领头羊,在每一次助学行动前,庹兵会安排两名队员前往帮扶地,提前半年做好调研。被派遣的队员要了解当地留守儿童、失学儿童的人数、年龄、身高等各个细节,包括校园环境与宿舍情况。这些都要数据化与影像化,要有照片留底。此外,庹兵最为担心的便是出行人员的人身安全与线路安全。路途中的险情都能因爱与团队的力量化解。
为了让更多的年轻血液加入到爱心团队,庹兵所在的20人团队中,每年会更换一些人员,其中有他的学生,有他的亲友,更有来自社会各界。即使是爱心公益,纪律严明亦是团队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。若没有严明纪律做保障,那么团队就将是一盘沙,风一吹便散了。于是,作为队长的庹兵为团队制定了严明的规定:团队做公益期间,迟到一分钟罚款500元,罚款充公;迟到一个小时,车走不等人。各成员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,每个人即是服务者,又是被服务者。庹兵从来不勉强坚持不下去的人,他坦言道:“哪怕只有我一个人,我也会一直干下去。”
“每一次旅程,与我而言,都是对心灵的洗涤。”当他与灾区的老人谈论生死,当他看到抱着干瘪的篮球继续快乐奔跑的孩子们,当他结识一位扎根基层三十载,仍为爱坚守的乡村教师,当他看到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地坚毅眼神...庹兵的心无不被撼动。每一次的助学行,他对生命、对人世间便多一层认识和体悟。
第一次助学活动之时,庹兵认为自己只是单纯的关心和赠与。但是,随着时间不断推移,庹兵自己渐渐感受到在大山里中坚守的孩子与老师是多么不容易。正如袁枚在《苔》中所言: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他们在贫穷、苦难、渺小中继续坚守,从未因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前进的勇气,虽然像花一样只有米粒般细小,却也能凭自身的那股力量开花结果,焕发青春的光彩。正是这些孩子与老师们的坚守,才让自己的“让爱从我们出发”得以不断前行,正是这些孩子与老师们的坚守,才让自己能够把关爱传递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正能量,让庹兵的心灵得以洗涤,人生得以丰富。
“好多年前,我就对自己说,一年一定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。”庹兵认为,把财富能够贡献社会、帮助他人,才是有品质的财富追求者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品行与胸襟,才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愿意跟随他的脚步踏上公益之路。公益事业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,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路上。
《首富》一书中曾写道:“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财富众多而被人们长久地记住,他能留存于世间的名声,几乎全部来自他的德行与公共行为。”而今的庹兵虽然还没有比尔盖茨、马云那样的财富实力,但他依然秉持着一颗“社会企业家”的心,一颗善良人的心,尽自己的所能多做些好事。无论是做事业还是做公益,庹兵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都未曾改变。